我們一直認為,國內的英語教育可以在內容上更成熟些,更能與國際的同齡生學習內容接軌;若我們大學有越來越多的課程強調以英語授課,而外文教科書字彙量約都以12,000字起跳,這意味著我們自國小起就得翻轉學習的內容與方法。
根據聯合報2018年11月的報導,高中英聽成績,得A者的比例占整體約有20.57%、得B者占37.47%,得C者占35.97%,得F者占5.99%。其中,C級考生是歸類於約略聽懂、F則為少部分聽懂;兩者佔了全部考生的百分之四十之強,
字彙若不會唸,若要把它給背下來、甚至用出來,可說是緣木求魚了。如analyze (分析的動詞,重音在第一音節)、analytical (具分析能力的,形容詞,重音在第三音節) 、analysis (分析結果,名詞,重音在第二音節)、analyst (分析師、重音在第一音節) 由這例子可看出,一本4500單字本死背是毫無用處的,因為就算背默時寫得出來上述四個字,但用時聽不懂、更不可能用在口說中因為重音在哪音節抓不到,只是得過且過的求考試過。故死背是種最沒有效率的、以訛傳訛的錯誤學習作法、流傳並耽誤了英文科數十年之久。